壓縮機作為空氣能熱泵的核心配件之一,也經歷了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在21世紀初期,也就是空氣能熱泵剛興起,產業還沒徹底成熟的時候。壓縮機的使用體驗并不好,很多人當時都反映壓縮機工作起來噪音大。“這空氣能熱泵噪音這么大,制熱效率還這么低,不喜歡。”類似這樣的話語也讓空氣能熱泵發展緩慢。
究其原因,熱泵由空調發展而來,壓縮機技術也來自于空調行業。但是空調主要用于制冷,夏天才是使用高峰期,而夏天最高溫的時間段也并不長,因此空調在“高負荷”狀態下運行的時間并不算長。反觀空氣能熱泵,它吸收空氣中的熱能才能產生熱水,每一次吸收空氣能制熱的工作都需要壓縮機的參與才能完成。所以在北方長達4個月的采暖季中,熱泵壓縮機需要長時間的開啟,不斷為暖氣片、地暖管道、風機盤管等采暖末端提供熱水。“高負荷”工作的周期會遠大于空調。由于使用的工況有了變化,所以對空氣能熱泵壓縮機的要求會比空調更高。而早期空氣能熱泵自身工藝還有待開發,直接照搬空調壓縮機的工藝來制造熱泵壓縮機,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
2014年5月1日,GB/T29780-2013《熱泵熱水器壓縮機》正式實施。這本規范的出臺,在空氣能熱泵行業內引起了劇烈的反響。雖然它并不是一個強制性的國標,但是它的出現, 為空氣能熱泵壓縮機指明了一些思路與發展方向。于是紐恩泰、米特拉等諸多熱泵廠商都與三菱、谷輪、東芝等壓縮機大廠緊密合作,從熱泵的實際應用出發,不斷打造更適合中國國情的空氣能熱泵壓縮機。
如今,空氣能熱泵壓縮機已經今非昔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噪音問題上,熱泵企業都會對熱泵壓縮機進行封閉式的處理,在熱泵機組外面覆蓋一層吸音棉,保證噪音不外傳,達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針對制熱效率不高的問題,變頻壓縮機與噴氣增焓壓縮機的出現也成為了不同環境下的合理解決方案。先說變頻設備。變頻空氣能熱泵,其實就是給熱泵加上了變頻控制器,讓用戶在使用空氣能熱泵時,可以通過調整頻率來實現壓縮機轉速的改變。夏季,熱水需求量小,讓壓縮機以低轉速運行,在保證了夏季供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省電,提高空氣能產品的經濟效益;冬季溫度低,熱量需求提升,就提高壓縮機的轉速,讓制熱更有效。
噴氣增焓壓縮機成功投入使用,則是為空氣能熱泵普及到寒冷的北方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噴氣增焓壓縮機在結構上增加了一個進氣口,可以吸收熱泵閃蒸器補充過來的蒸汽,讓壓縮機在低溫下的排氣壓力增加,使空氣能熱泵可以克服零下20℃的環境穩定制熱。
空氣能熱泵產業在我國已發展十余年,到了今年,熱泵行業的規模早已突破了60億大關,壓縮機作為空氣能熱泵成本最高的配件之一,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在我國的份額突破了2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