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以其嚴寒的氣候而聞名,冬季氣溫極低,有時甚至可以達到潑水成冰的程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冬季采暖無疑是當地居民和各類建筑的一項剛性需求。針對最近“煤改電”政策中備受關注的空氣能熱泵,其在東北地區的適用性確實值得深入探討。
空氣能熱泵是一種只需少量電能驅動,主要壓縮吸收空氣中低品位熱能來制熱的裝置,其節能效果受環境溫度影響。因此,低溫確實會影響空氣能熱泵的制熱效率。目前,空氣能熱泵分為常溫空氣能和超低溫空氣能,普通的常溫空氣能最多只能在零下10攝氏度運行。而新一代超低溫空氣能熱泵已經可以在-35攝氏度低溫環境下穩定制熱。
要說東北使用空氣能采暖可不可靠,也是看地區的,如黑龍江省的漠河鎮,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四五十攝氏度度,這種極賽地區肯定不適合用空氣能熱泵采暖。
不過,在大連、營口、丹東、沈陽、通遼、延吉等冬季最低氣溫低于-35攝氏度,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的地區,使用空氣能熱泵采暖還是比較可靠的。
常溫空氣源熱泵的運行環境最好是在零下10攝氏度以上,如果氣溫過低,發電機組沒法除霜:造成發電機組化霜工作能力變弱,導致霜層越積越多。超低溫空氣能熱泵通過噴氣增焓技術,通過中間壓力回氣噴射口補充制冷氣體,從而增加壓縮機排氣量,室內機熱交換器制熱的循環制冷劑量增加,實現制熱量增加,因此更加適用于寒冷地區。
東北地區的嚴寒天氣,使得冬季供暖成為當地居民的剛需。然而,隨著超低溫空氣能熱泵的問世,北方眾多地區的居民如今能夠享受到既舒適又節能的供暖體驗。這款熱泵的出色性能,使得除了極少數環境極端惡劣的地區外,北方約90%的地區都能正常、高效地利用空氣能熱泵進行供暖,為居民們帶來了溫暖與便利。